成功从何而来?
希腊哲学家伯拉图认为,成功是由女神馈赠的。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天才都是疯子,无疯狂不成功。
中国人普遍认为,成功靠运气,这个运气怎么来?一命二运三风水。
以上观点似乎昭示着,成功来源于一种神秘主义,成功的方法不可名状。
其实不然。积极心理学认为,灵感、创新、创造力是当你积极快乐、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时候,成功是当你与你所做的事业融为一体时,物我两忘,一种水到渠成的现象。
然而有些人说,积极心态并不能使人成功,愤怒出诗人。例如,杜甫郁郁不得志、一生潦倒,大家就认为他是一个愤怒、消极的人。非也!杜甫曾用一句名言形容自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杜甫是一个多么自信、多么快乐、多么积极的人啊!
那么,怎样可以培养积极的心态呢?
著名经济学家,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EdmundS·Phelps提出,我们应该Flourishing,应该提倡心花怒放的精神。那么,“心花怒放”呢?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彭凯平提出了一个积极心态的知行合一“五施模型”,即颜施、身施、言施、心施、眼施。
1.颜施,就是要学会给自己、给别人笑脸,笑是人类天生的本领。
小孩生下来四个星期,就会自发露出笑脸,不需要模仿任何人,即使是天生失明,看不到笑脸,也依然能自然流露出笑脸,因为这是在人类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就渗入基因的快乐因子。
在平时的沟通交流中,如果你有留意别人的笑脸跟眼睛的变化,你会很惊讶的发现,那些真正的笑容,是通过脸部的嘴角肌、颧骨肌和眼角肌三块肌肉共同“配合”产生的,具体说来就是,在当嘴角肌上扬时,我们会露出牙齿,同时压迫颧骨肌,使面颊提高,颧骨肌又压迫了眼角肌,使眼角肌微笑的时候露出鱼尾纹。
所以,当你看一个人微笑却得不到感染,感受不到对方的魅力时,你心里也会隐隐感觉到对方的不真实。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脸孔研究专家,他就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Paul·Ekman——他的研究结果,帮助美国国土安全局抓间谍、特务、恐怖分子,这也是美剧《Lie to me》的真实背景。
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教授Harker,L和Keltner,D曾在米尔斯学院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对1960年毕业同学的毕业照片进行分析,发现在那一年,有114个女生毕业,其中有50多个女生始终保持自然的微笑上镜头,有60多个女孩属于不笑或者装笑。
30年后,研究者发现,当年习惯以自然微笑上镜头的女同学,在27岁时结婚的比例、婚姻生活快乐指数、自我评估幸福指数都要更高一些。正如佛教所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以微笑待人,生活也会回馈给你微笑。
2. 身施,运动是革命的本钱,是幸福的燃料。
你是否常常听到这么一个问题,“怎样才会使我们保持积极心态?”,其实答案非常简单:行动,充分调动你的身体、感官机能。
生物学研究表明,运动可以产生神经化学递质,可以使我们的大脑分泌内啡肽,能够解除肌肉的疲劳。但内啡肽只有在运动到一定阶段后才能产生,也就是说,当你跑步跑到高潮期,马上要跑不动了,这时候,如果你咬牙坚持一下,大脑就会分泌出内啡肽,使你心情舒爽。嗅觉是我们人类唯一可以不通过大脑前额叶,就能够产生情绪反应的感官系统。
美国心理学家Harlow做过一个幼猴实验,将一些小猴子交给两个妈妈抚养,一个是能够给它奶水的妈妈,俗称“养你的妈妈”,每天三小时给小猴子喂奶。另外一个是给它触摸感的妈妈,俗称“爱你的妈妈”,每天18个小时拥抱着小猴子。然后他通过观察小猴子的成长过程后发现,小猴子最为依恋的并不是那个养它的妈妈,反而是那个爱它的妈妈。
我们经常说,有奶便是娘。其实不然,有奶不是娘,所谓距离产生隔阂,触摸才是产生依恋和爱意的根本。
乐于助人就是助人为乐。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大脑会分泌催产素与血清素,它能够使我们产生快感。因为凡是乐于助人的人,肯定是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优势,你有一定的资源、比别人聪明、比别人漂亮,有多余的时间,这表示你比别人强,于是你会有一种优越感,促使大脑产生出一种积极的神经化学递质,使你自我感觉无比良好。
3.言施,爱的传递。
人类是唯一会说话的生物,所以沟通交流所传递的不仅仅是信息,还有感情的传递、意念的传递、思想的传递,以及未来友好关系的传递。
美国心理学家Losda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成功的团队通常采用“5:1比例”的沟通模式,即5句好话配1句批评建议的话。
Losdar认为,团队成员之间不能总是颂扬你很优秀、很卓越,一开始你听着可能会很开心,但慢慢你就觉得很厌倦,找不到真实感。作为领导,要时不时提出一句批评或建议的话,使员工有所行动,有所改变。但也不能全是批评、挑剔、指责,这会使人感到紧张、愤怒、不满。俗话说:“打一巴掌给一颗糖”,就是职场中常用的管理技巧。
4.心施,物我两忘。
著名心理学家Csikszentmihalyi通过对各行各业成功人士持续15年的研究发现,这些成功者并不是智商出众、情商比别人高、学历比别人优秀,而是这些人都曾体会过心流的状态,这个状态让他们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中,物我两忘,如痴如醉,酣畅淋漓。心流英文Flow,是一种幸福流的状态。
有一个故事叫“庖丁解牛”,描述的就是一种福流的状态。在这个故事当中,文惠君问庖丁,“你的解剖技术是怎么做到如此出神入化?”
庖丁的回答是,“三年前解牛,我眼中只看见牛,我的任务、我的目标、我的计划、我的行动都是围绕着解牛这件事本身。三年后解牛,我根本不会想到这件事情。”人牛合一,这就是庖丁解牛的境界。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既然福流的作用这么好,那么,它是否有什么特征可供我们进行刻意练习?
·全神贯注(注意力集中)
·物我两忘(自我意识,空间意识,时间意识的暂时性消失)
·驾轻就熟(对活动有完全的掌握和控制)
·点滴入心(体验过程,感受到活动的精确回馈)
·酣畅淋漓(发自内心地主动积极参与活动)
当你全神贯注投入一件事时,你会进入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自我意识、时间意识、空间意识暂时消失,此身不知在何处。你完全享受做事的过程,不再在意事情的结果、别人的评价。在事情完结后,你巴不得再来一次,希望以后还有机会继续做这样的事情。
眼施,慧眼禅心
“慧眼禅心”是佛家的禅语,形容的是积极善良的心灵品质,它的主要目的是要克服一个心理现象:“无意视盲”——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太忙、太着急,太过专注于自己的执念、追逐自己的目标,而忽视生命中一些特别常见,甚至是特别重要的事情。用心去欣赏作为熟悉的事物,用心去见微知著,你会有意外的惊喜。这就是慧眼禅心的修行,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沙一净土,一言一心境。
在《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一书中,心理学家米哈里提到,“注意力的缺失,是我们每个人最大的不幸,而只有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眼前所进行的事物的身上时,才可能感受都那份舒适、安宁、自然。”正如哈佛教授泰勒·本·沙哈尔在“幸福心理学”讲座上分享的:“幸福的秘密很简单,就是走路时看眼前路,倾听时关注眼前人,吃饭时享受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