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会测出我是个天才
文 / 凉爽
在上月个的世界哲学日,网易推出了火爆朋友圈的《哲学气质测试》,可以测出自己的哲学气质;在八月,有一项“转疯了”的《荣格心理测试》,可以测出自己的内外人格;在今年更早些时,还有一个《你的使用说明书》的H5,根据你对几段音乐的感知来展示一些和你相关的表述。
我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做测试?
我们在测试中可以获得什么?
测试结果通常会综合运用两个效应:波丽安娜效应(只说正向的描述)和巴纳姆效应(笼统的描述),让你觉得这个测试很准。
波丽安娜效应(Pollyanna principle)是一种现象,人们会对于一些正面描述普遍表示认同。在潜意识层面,人脑会倾向于关注乐观积极的信息。
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也是一种现象,测试的描述往往十分模糊,任何一个选项都放之四海而皆准,能适用于很多人。人们会认为这些人格描述好像就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
1、自我觉察
苏格拉底有一句非常哲理的话:认识你自己。没错,我们终其一生都在了解自己。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人有自我,本我和超我。潜意识下的自己犹如海面以下的冰川,深不可测。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成为了我们一生的追求。
心理学中有一个认知的概念是“自我觉察”,超越自我,关注内心投射,把自己的意识独立出来思考。对于真正自我觉察,普通人难以做到。
2、自我认同
如果你时常自我怀疑,对自己和外界事物有较高的信任成本,可以通过心理测试的题目描述、答案选择、组合搭配、测试结果来达到自我认同。
3、“我与你们不同”
我们有渴望得到外界关注的社会本能,分享心理测试能让朋友更加了解自己,重新为自己的社交形象加入新的解释。如果我是朋友圈里第一位分享这个测试的,我可能会有种优越感。当测试结果与别人有异时,我会感受到一种“独一无二”的高级感。
心理测试的应用——“我有可能是个人才!”
你真的了解你自己吗?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开始借助智力测试挑选士兵,后又广泛应用于军队官员的选拔与安置。二战后,美国则开始将职业测试应用于服务行业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在国内,很多外企以及一些大中型企业在招聘中,早就开始用心理测试的方法来挑选应聘者。
人们之间的分工越来越精细,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的人才,具体的工作对人的素质、兴趣、能力和心理适应性的匹配度和要求越来越高,单凭过去的人事经验和依据简历的选拔方法难以对人的心理素养和能力素质进行科学准确的评估。人力资源部可以借助心理测试的运用,评估和分类应聘者的天赋和能力,比如性格外倾者比较适合销售者,合理人岗匹配,让决策更科学、准确。
心理测试能让所有人相信自己目前在从事的工作也正是自己最适合、最能做出成就的工作。
当然,心理测试也不能完全准确地测出某个人的心理健康程度和人格特质,毕竟心理测试是可以作弊的。
如何在心理测试中作弊?
如果知道自己的企业主和面试官对下属有何种喜好,或者知道雇主会根据类型偏好作出晋升或解雇的决定,我们就可以根据倾向去做题。
以抑郁自评量表为例,假如把抑郁自评量表用于面试筛选。
(摘自杨靖心理机构官网www.yj-pc.com的心理测试)
第一题“在过去一个星期里,以前不会担心的事现在开始令我忧心”和第二题“我不想吃东西,胃口很差”都是负面的表述,面试官不会喜欢抑郁倾向的应聘者,我希望我呈现出来的形象是积极的,我就会直接选择A。
再以才储的108题版的《九型人格测试》为例(很多公司招聘或者晋升都喜欢用这个测试),随机抽出几题:
“我时常拖延问题,不去解决”
很明显,没人喜欢拖延症,于是选“否”。
“当别人请教我一些问题,我会巨细无遗地分析得很清楚”
我想老板喜欢这样的氛围,我选“是”。
“我野心勃勃,喜欢挑战和登上高峰的滋味”
如果我的目标是想要管理岗位,我会选择“是”。
在招聘上,心理测试只是一个辅助的手段,并不能帮我们认识真实的应聘者。如果有条件的公司,可以测谎+心理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应聘和选拔。
总的来说,心理测试可以帮助我们“趣味”认识自己,还能帮我们“故意”塑造一个特别的形象。一起来分享你最喜欢的心理测试!
Reference
1、夏瑛. 心理测试在招聘中的应用[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4(3):38-40.
2、晓艾. 骗人的“巴纳姆效应”[J]. 家庭科技, 2017(9).
3、朱华珍. 你相信星座学吗——自我认知中的巴纳姆效应[J]. 成才与就业, 2015(7):43-43.
4、郝琦, 陈依雯. 心理自我觉察能力的培养[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0(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