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获悉,健康科普教育平台“有来医生”已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资方为疆域资本。据悉,本轮融资将用于完善大数据分析、AI等技术,推动健康科普主体、内容、形态、载体等的创新升级。
有来医生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签约优质医生,由他们生产专业健康科普内容并分发到各个主流渠道。有来医生创始人兼CEO阮盛铁认为,长期以来,中国老百姓“有病治疗、无病不防”的观念根深蒂固,其健康意识和疾病防控能力都十分薄弱。面向公众普及医疗健康知识能让其“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这对提升国民整体健康水平、节约医疗资源非常重要。
现实却是,大部分人在遇到健康问题时,会选择上网搜索相关信息。但网上信息繁杂,一般受众很难筛选辨别出有价值信息。即便市面上有不少医疗科普平台,但多数运营者并非专业人士,以流量为导向的内容往往质量参差不齐且筛选不严,导致伪科学、软营销等信息的泛滥。像微信曾做过一次谣言分析,结果就显示:健康养生类的谣言仅次于政治和社会秩序位居第二,占到15.1%。
阮盛铁表示,医院拥有丰富的医疗资源,而医生具备专业的医学健康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健康科普的主力军应该是医疗机构和医生。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医院和医生参与其中。从已有的实践形式来看,带有“协和”、“院长”、“专家”这种强IP属性的医生会选择自建媒体来进行健康知识传播,但受限于产能的不足,难以满足广大受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科普需求;而对于不那么“网红”的优秀医生而言,发声渠道又很有限。
对此,有来医生想要做的是,尽量覆盖更多的优秀医院和医生,产出更多靠谱的科普内容。阮盛铁透露,为在内容上有足够的专业背书,平台签约的三甲医院10000+副高及以上医生,平均每月至少能生产1万支视频。
“有来医生”网站主页
当然多数人也会疑问即使是专业的医生也未必就掌握科普的真理,不仅要建立标准的内容生产流程,还要对医生进行持续“教育”。
基于此,平台的基本操作流程是:首先,团队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用户线上浏览及搜索行为,提炼关注度最高的健康疾病类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找到最匹配的专家进行解答;最后,由团队医学编辑进行精细化加工,制作出通俗易懂的健康科普内容(图文/语音/视频),并向全网分发。公司未来还将从科普观念宣传、科普能力培训、科普内容设计、呈现形式包装等方面对医生进行培养。
整个制作和输出过程要经历“三审三校”,即由团队的医学编辑和签约医生多次审核通过后才最终出炉。为了让其更有趣味性,有来医生还计划融入3D、4D、VR、智能语音等技术,增强用户参与度和互动性。
阮盛铁还表示,做健康科普一定要有用户思维,因此要建立精准化的内容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来考察公众健康需求并描摹健康科普用户画像,构建全民全域疾病图谱和健康地图,实现健康知识与服务精准推送。
具体到内容分发上,有来医生几乎布局了所有的平台,包括分类搜索引擎、数字媒体、流媒体、知识问答平台以及自媒体等,甚至是一些智能设备,通过一些交互设计完成日常科普。据悉,目前其日均触达受众已达400万。
其实,健康科普称得上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因从内容到商业化漫长而不确定,相较于社会办医、医生集团、医疗创新等项目,它在医疗行业一直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尽管生产健康科普内容的公司也不在少数,但内容也都处于附属地位。
对有来医生来说,即便具备了充分的科普内容及生产能力、足够的用户覆盖量,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对此,阮盛铁解释到,如果能基于优质内容建立有来医生的品牌,那变现只是迟早的事,譬如与其它医疗服务平台内容打通,或作服务聚合;他还表示,医生还是整个医疗领域中最宝贵的资源,若能建立与医生之间的“强联系”,商业想象空间也会很大,譬如做他们自主创业/多点执业的“经纪人”等。
市面上也不乏一些成功的案例,譬如崔玉涛就完成了内容输出、建立品牌、知识产品化、儿科诊所落地等一系列过程;丁香园则通过建立拥有过2000万粉丝的庞大微信矩阵,拓展了来问医生、丁香诊所等业务。等等。
团队方面,创始人阮盛铁是一名连续创业者,曾先后创办数字营销服务商真龙在线、在线问诊平台医患帮。整个团队目前共有200多人,其中30%是医学编辑;30%为后期制作;20%技术团队,20%是运营和市场人员。
举报/反馈

36氪

630万获赞 56万粉丝
36氪官方账号。每一条新闻都有价值
36氪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