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度敏感,小心翼翼害怕得罪人,假装同意别人的观点;
有情绪不敢表现出来,怕给别人带来负面的影响;
不懂得拒绝别人,就算自己办不到的事情,也会硬着头皮答应;
别人借了钱,也不敢要别人还钱;
害怕失去朋友,不断地迁就别人;
害怕失去恋人,一味地放低姿态,
......
你会为了讨好别人而委屈自己吗?
如果你有,很可能就有“讨好型人格”的嫌疑。
所谓“讨好型人格”,其实,本质是自我价值感不足,渴望被关注,缺乏安全感的一种表现。
在生活中,能做到完全不讨好他人的人并不多,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有一点讨好型人格,不禁有人疑惑,当今的年轻人都是被捧在手里,作为“小皇帝”成长起来的一代;而且,这样一代充满个人主义精神、喊着独立自主的年轻人,怎么就集体陷入了“讨好型人格”的困扰了呢?
“讨好型人格”被不同的心理学家表述为不同的心理学术语。
国外心理学家将其称为“取悦症”、“圣母型人格”、“拖累症”。美国心理学家Sherry Pagoto指出,讨好型人格是潜在的不健康的行为模式。这一类型的人,一方面害怕被拒绝,另一方面对失败比一般人要更加恐惧,所以他们总是极力地维持和别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总是优先考虑别人的感受,可以说,这种取悦其实是一种自我牺牲。
国内心理学家武志红,他认为“中国式好人”与“讨好型人格”有诸多相通之处——长久以来积累的儒家文化,在帮助中国人修身齐家的同时,也在压抑着国人的活力,使人难以察觉自身需求,一味满足和讨好他人。
这让我想起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松子有一个身体不好的妹妹,父亲很偏爱妹妹,常常忽略松子,松子有一次偶然做鬼脸逗笑了父亲,所以她从那时开始一紧张就会做鬼脸,形成了一个成年后都改不掉的毛病。松子就是从小时候开始,就想着努力的去迎合别人,而渐渐失去了自己。
松子爱上过流氓混混、极其神经质的作家,甚至做过第三者,可见她并不知道什么样的男人值得依靠。而且,一旦松子爱上一个男人,她就会彻底失去自我,成为这个男人的附庸品,电影中几乎每个男友都对松子进行过家暴,她却依然没有离开男友,反而深深陷入这种关系中。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是松子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电影中的松子就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她的内心极度渴望被肯定,讨好了全世界,却不会讨好自己,最后以悲剧结尾。
讨好型人格的人有这些特征:
过于敏感
什么是过于敏感了?就是内心敏感脆弱,有同理心,总能敏锐的察觉出别人内心的想法。很会为别人着想,而总会刻意忽略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害怕自己为别人添麻烦。比如当别人在一起聊天讲笑话的时候,你可能是觉得在笑话你;。又或者是当一圈人聊天聊得很开心,你过去之后只能在旁边听着加入不进去,而且别人也不会注意到你,这个时候你会非常的敏感,感觉自己被忽视了。总是在想别人想什么,这样的人往往会刻意的去讨好别人,始终把别人放在第一位。
不会拒绝
很难拒绝别人,即便知道对方的要求不合理,也会习惯性地硬着头皮满足对方的需求,在不得不拒绝了对方的情况下会觉得非常的愧疚与惶恐。比如当别人找你帮忙的时候,哪怕这个条件你接受不了,哪怕没有必要帮他,哪怕帮他会伤害你的时间,哪怕帮他会让你很不开心,你还是会硬着皮头去满足别人,因为你不好意思去拒绝他,但是其实你的内心是抗拒的。
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
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因此,很少会表达自己的真正需求,总是试图在别人面前营造出善良,平和,大度的好形象。比如你过多在意别人的看法,总是活在别人的世界,不敢去做自己的事情,在社交过程你总是试图去友善平和处理别人的关系,你总是觉得别人跟你说了半天你不相信不太好,你没有自己的主见,你怕尴尬你怕冲突。
迎合别人
大多数行为的动机往往是为了迎合别人的期望,获得别人的认可。比如你做所有事的目的,不是在取悦自己,而是迎合别人。说句话说,你现在的认同感,像是求来的。看见别人在晒电影,于是你也发张电影读后感,写个精心编造的段子,说些迎合别人的话,求来了别人的点赞和认同。
如何改变讨好型人格网上有很多方法,其中一个建议我觉得说的很对,索取比给予更加有效。
这个建议的出发点是:让自己的性格与人格达到一个相对的平衡。
心理学认为,人格是与生俱来的,特定性人格在你的一生中都无法改变,而性格则与环境和后天的培养有关,它除了先天因素外,还有家庭、社会、人际关系等种种因素的影响。
所以,改善迎合的性格,首先从直面你的人格开始。虽然人生少不了打怪通关,但当你感到疲惫或是压力的时候,你有对游戏说暂停的权利,成人世界,懂得拒绝是有边界感的表现之一。
越是认定自己应当做个好人,而不是做一个真实的人,就越会遭受恐惧与不安的折磨。毕竟,胆小鬼是连幸福都会害怕的,所以,与其一味地讨好别,不如去做一个真实的自己。
举报/反馈

人才加Lite

157获赞 423粉丝
职位优选平台-找工作,先上人才加!
深圳市人才加科技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