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罗永浩演讲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许多夸张的口号,比如偏执狂才能生存?生活真的是这样吗?下面来了解一下关于心理学中关于偏执狂(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相关知识:
偏执型人格障碍又称妄想型人格,是人格障碍的一种,在一般人口中的数目不详,他们很少求助于医生,如果配偶或同事伴其去治疗,他们多持否认或辩解的态度,使治疗者难以明辨真相。他们经常难以自拔,陷入难言的痛苦中。据调查资料表明,具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数占心理障碍总人数的5.8%,由于这种人少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偏执行为持否认态度,实际情况可能要超过这个比例。当他意识到自己的这一问题时,自己也是很难改变。当向外界求助时,别人的指导难以维持太久,继而又陷入从前的状态。自己也经常以多种方式疏通自己让自己走出困境但是很难。患病率为0.4%~1.6%。多见于男性。
作为许多青年人励志偶像的罗永浩,最近也由于"精日事件"而让人对其印象大为改观,其实从他的许多公开言论中可以看到许多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倾向。(仅针对于言论,不针对于个人)
下面我们结合《中国精神疾疾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妄想型价格的特征描述:
1.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卫。
来源罗永浩微博
来源于罗永浩朋友圈
2.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可成为超价观念。
来源于罗永浩微博
3.易产生病态嫉妒。
来自罗永浩微博
来自罗永浩微博
后面两图可能更偏向谄媚。
4.过分自负,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总认为自己正确。
来自罗永浩演讲
5.好嫉恨别人,对他人道错不能宽容。
6.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
来自于罗永浩微博
来自于罗永浩微博
7.忽视或不相信与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患者的想法。
来自于罗永浩微博
来自于罗永浩微博
来源于悟空问答
患者的症状至少要符合上述项目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妄想型人格障碍。
本文只对其公开言论进行客观对比,各位读者就自己判断吧!
如果也遇到文中提出的情况,那么该怎么办呢?
1、首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找心理医生!(这点主要要靠身边的朋友,因为有此类心理障碍的人通常已经失去自知之明)
2、多与让他与外界其他人接触,自己如果已经意识到问题,也应该强迫自己与他从多交流。
3、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不要老是闷在自己的办公室或家里。
4、多看、多接触一些与自己有不同思想类型的书籍,提高认识水平。
5、情况严重需要在医生指教合理用药物控制。
本文声明:本文为客观评论,并无主观评价。
原创声明:本文为个人原则,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顿斯ARCH!
欢迎评论转发,并指出不足,也也欢迎关注百家号——顿斯ARCH!
举报/反馈

顿斯ARCH

106获赞 123粉丝
建筑从业者,记录日常生活工作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