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柳青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致辞
中国工程院4月2日发布《2017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报告》)。《报告》显示,我国制造业规模发展的传统优势不断强化,但尚未有效带动质量效益、结构优化和持续发展的提高,而由于人民币汇率波动,国际市场不景气等因素,造成2016年我国指数首次出现下滑。
《报告》显示,2016年,各国制造强国综合指数值从高到低依次为美国、德国、日本、中国、韩国、法国、英国、印度和巴西。其中,美国指数为172.28,较上年增长7.16点,持续大幅度领跑全球,制造业综合优势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德国指数为121.31,较上年增长2.58点,稳步向前,表明该国工业4.0战略成效现显著;日本指数为112.52,较上年增长5.39点,其规模受日元汇率反转上升影响较大;而由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滑、PPI指数持续低迷,国际市场不景气导致出口下降等因素,大大拉低了我国在全球制造业中所占的市场份额。中国指数为104.34,较上年下降了1.44点,这也是2012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强国综合指数首次出现下滑。
“制造强国指数”采用4个一级指标和18项二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其中4个一级指标分别为规模发展、质量效益、结构优化和持续发展,既包含制造业的现状,如实力和竞争力,也包括发展潜力和前景展望。从我国制造强国四项一级指数构成和占比来看,2012-2016年,规模发展指数在综合指数中占有绝对位置,其中从2014年开始,规模发展指数占比一直超过50%,说明规模化发展仍然是当前支撑我国制造强国进程的主体。
质量效益指数近五年来持续增长,但在制造强国综合指数构成中处于劣势地位,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倍数级的差距。结构优化指数在经历2012-2015年的低速增长之后,2016年出现负增长趋势,且指数占比持续下降。持续发展指数在2012-2016年稳步增长,说明我国制造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成效初步显现,但相对于美国和日本仍有不小差距。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2025”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2035年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
“中国制造2025”三步走目标
工程院院长周济表示,未来一段时间,由于汇率波动,国际贸易摩擦不确定因素,我国制造强国指数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波动,但是不会改变制造强国发展总体向好的趋势。但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美国制造强国指数稳步上升的压力下,我国制造强国指数与美国之间的差距缩小进程并不显住,要在2025年实现初步目标还需要做出更大努力。
中国制造强国指数报告由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课题组、机械科学研究总院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自2013年起共同开展的长期咨询项目,基于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的最新数据,测算典型国家制造强国综合指数,并对我国制造强国发展进程进行总结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判。
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项目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表示,目前,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仍处在起步阶段,制造业总体仍未摆脱规模拉动的路径依赖。质量效益未来应是中国制造强国建设的主要突破方向,结构优化必须与质量效益相辅相成、匹配发展,更多体现在向质量效益高的产业和环节上发力,而不是停留在“高”和“新”的发展概念上,可持续发展中研发创新投入的增加也要与产业效果挂钩。
举报/反馈

封面新闻

2426万获赞 562.6万粉丝
封面新闻,亿万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封面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