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姆·库哈斯,世界著名的建筑大师,也是最有争议的建筑师,被人们称为“大裤衩”具有独特外观的央视新大楼就是他的杰作。
中国金融地标——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大楼,是由雷姆·库哈斯设计的又一个吸人眼球的独特建筑。长长的主体结构,下层有一个像“裙摆”的悬挑平台,有人说像一个“迷你裙”,也有人说深交所外观整体像一个烛台。关于深交所的独特设计,其实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天才妙想 浮动平台
按照雷姆·库哈斯最初的设计,交易所新大楼底部的平台围绕楼体中心主结构可以上下移动,类似于大楼周围的一个电梯式漂浮平台。据大师透露,灵感来源于证券交易所的特点,根据证券指数的涨幅和跌幅,大楼在固定时间段上升和下滑,无论是大楼内部或外部的人,对每日的指数变化一目了然。对于这一天才妙想,有人赞叹惊奇,有人觉得不可思议。
如果真如大师所言,联想一下,早晨起来,这个城市的人们在视力所及的范围内,第一眼就想去看看当日的指数变化,而且亲眼看着如此庞大的一个平台上下浮动本身就是一件趣事,特别是处于大楼里面的人,平台如果浮动时,速度够快,整栋大楼简直就像游乐园里的跳楼机,并且是世界上最大的跳楼机!深交所将成为这个城市甚至世界上最奇特、最有趣的建筑,也是人们每天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
然而,根据施工预算,如果想实现这个设想,实际预算比原计划超出至少超出10个亿!这让甲方大跌眼镜!于是,雷姆·库哈斯这个天才妙想不得不付诸东流,经过修改,最终确定了固定平台的设计方案。
再遇难题 门墙一体
2012年,经过调整后的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大楼开始施工,但是“漂浮平台”的施工又遇到了瓶颈。这个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空中花园”的漂浮平台,是整座建筑最为瞩目独特的设计,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悬挑结构。按照雷姆·库哈斯的设计方案,“漂浮平台”的门要求开在外立面玻璃幕墙之间,且与幕墙风格保持一致,达到门墙一体的效果。
由于甲方放弃了之前关于“移动漂浮平台”的设想,这次雷姆·库哈斯坚持自己的设计方案,甲方也认为这个“门墙一体”的设计看起来并不难实现。于是项目方面向全球范围内的门面设计单位和企业开始项目招标。许多知名的拥有百年历史的自动门企业慕名而来,可是当他们了解到具体的门面设计要求后,达成一个共识:“门墙一体”意味着此处的建筑门不仅要实现通风、进出等标准功能,还必须达到建筑外立面幕墙的“四性标准”要求,这样的门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些单位直接表示无法完成;另一些单位则表示难度太大,可能的话,至少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来研发和测试新产品。
三年时间,对于工期紧张的新大楼项目肯定是等不起,而且新产品是否能满足要求,也还是个未知数。一段时间内,由于找不到能实现设计方案的产品,项目因此陷入了停滞,这可急坏了甲方和施工方。世界门面建筑的难题,如何突破?大师的创新设计,谁来实现?
填补空白 成就经典
在此焦灼情况下,门老爷科技凭借多年实践“门面整体解决方案”的经验,承接了这个世界级高难度项目。按照大师的设计方案,从建筑整体性考虑,探索各种可实现的解决方案。同时,双方开展了积极的沟通和交流。经过无数次的物理演算、模拟、验证后,门老爷科技专项研发小组终于成功完成了“将交通塞拉门应用在高层建筑上”的创意解决方案,完成了雷姆·库哈斯“门墙一体”的设计方案。
历经24个月不分昼夜的钻研和项目攻关,通过三代样机的不断精测和改良完善,门老爷科技成功创造出了这种“门墙一体”的新型自动门,并把它命名为“建筑塞拉门”。世界上第一套“建筑塞拉门”,不仅外观设计与幕墙设计高度吻合,而且完全满足幕墙的“四性”要求,更将结构强度实现了超理论可行的5倍以上,顺利通过了国际专家评审团的严苛审核以及广东省建科院权威的环境实测。门老爷科技也成功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
项目完工后,雷姆·库哈斯在亲眼见到新大楼漂浮平台上的塞拉门时,惊喜之情溢于言表,连声夸赞“Very good! Very good!”世界第一套建筑塞拉门的惊艳问世,成就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建筑设计的经典,门老爷科技得到了雷姆·库哈斯及项目方的高度认可,并且获得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优秀合作伙伴”称号。
深交所“漂浮平台”裙楼的建筑塞拉门的成功应用,在当时国际建筑界尚属首例。这种新型自动门在高层幕墙的立体墙面的应用,意味着这不仅要实现高层建筑幕墙的力学性能极限突破,更是填补了当时世界“建筑塞拉门”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