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TA说特邀作者:友心人
通俗来说,读心术是一种揣度他人心理状态的活动。
而学术领域,Alvin Goldman将读心术定义为:基于由一个目标一阶心理状态而产生的信念之上的一种二阶心理活动。看不懂无妨,听我慢慢解释(女总裁脸)。
读心术中两个最为重要的理论流派是:
1.模仿论(simulationtheory)
模仿论认为,读心术的奥秘在于设身处地地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思考自己在对方的境遇下会采取怎样的行动,我们通过这种预测来读取别人的心理状态。
比方说,你现在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如何在地铁中更快地找到座位?这时候,你的策略就需要你把自己假设成一个即将下车的乘客,通过思考自己即将下车时会做出的行动(例如谁更为频繁地看提示牌并移动身体,谁开始整理自己的东西、补妆等等)来预测谁将下车。
2.理论论(theory-theory)
理论论则认为,读心术本质上是一种推论。人们从小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各种生活现象的过程中,逐渐地培养出一种“朴素理论”(NaveTheory)来帮助自身更好地解释这些现象。
读心术也不外乎如此。举例说:
工作间隙你经常看到同事摸口袋找打火机想吸烟,久而久之,你形成了一种简单的“推论”:在工间同事们摸口袋就是想要抽烟了。当你在之后看到你的同事在工间摸口袋,你就可以依据这个“理论”来推导读出他的想法。
在心理学研究背景下的读心术,和市场上津津乐道的那种“被神化的”读心术不尽相同(从某种程度来说,理论论似乎更接近我们幻想中的读心术)。心理学里的“读心”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它帮助我们更好地交往、相互合作,并且建立起亲密关系。
例如:在电梯间里我们会有意无意阅读别人的意图,当别人伸手时,我们会预测他想按电梯按钮从而腾出空间,有人向内侧闭退意味着他可能认为电梯人与人空间距离太近等等。这种无时不刻在自发的阅读他人思想的能力正是保证社会生活可以延续的重要保障。
传统心理学和认知科学认为,身体对于理解人类心理状态和认知并不重要,人类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状态可以独立于具体的身体而存在。比如,当我们要做一则数学运算时,我们无需借助身体上的任何部位就可以完成。计算2*3=6的时候我们不一定需要掰开手指来数,任何智力正常的人都可以通过调阅记忆来完成这个步骤。
在绝大多数的认知活动中,身体担任的作用仅仅是接收器(例如听声音、看图像、闻气味等等)或是输出设备(例如机械运动、说话等等),这种工具性的功能基本上都可以被其他的人工设备所替代,例如助听器、假肢之类的辅助性器械。因此传统的理论倾向于认为认知功能和身体没有必然的联系,身体在认知中的功能是辅助性的。
“具身认知”的出现是挑战了这种看法,他们认为认知活动应当与人类身体的物理特征息息相关,他们认为传统认知科学对于认知的定义过于狭隘,提出需要在行为和感知觉中重新定义认知。
例如,手势和体态的研究极大促进了具身认知这个新兴研究方向的发展。McNeill发现手势的运用不仅提高了交流的效率,还帮我们处理语言。在运用手势的过程中,手势不再是说话者的手部的机械动作,而是成为了一种和语言文字一样的符号。
此处我们可以参考意大利人讲话,如果在说话过程中绑住他们的双手,他们经常会倍感挫折。(因为意大利人在说话过程中经常通过手势传达其中的言外之意。推荐视频:
点击这里)
Donald则更进一步认为,身体和周遭环境是一种认知卸载(offload)方式(注:认知卸载是指在记忆过程中运用我们的身体来降低记忆负荷并简化认知处理过程)。
要理解这一点,只需想起我们高中老师给我们讲授的“右手螺旋定律”——通过具体的身体部位的形象解释,我们降低了一个复杂物理定则的记忆难度,从而达到了认知卸载的目的。
种种研究表明,在传统研究中难以剖析的复杂心理现象背后似乎和生物体的物理特征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么看来,读心术这种看似难以剖析的东东,也不外乎是一种对身体信息的阅读。
与流行读物和好莱坞电影中神乎其技的读心术不同,具身认知理解下的读心术天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生。从同事间的相互握手到球场上守门员的精彩扑救,人们无时不刻地在阅读着他者的心理状态。
人们往往具备极强的浅层次读心术能力。所谓浅层次的读心术不同于艺术作品中的阅读他人想法、窥伺他人心理活动的能力,而是某种可以阅读他人动机(intention)的能力。这种能力使我们在生活中能够预知他人下一步的动向从而更好地参与互动或者逃避危险。
以握手为例,当你伸手的一刻你的感知觉运动神经系统已经提前规划好了你的手需要到达的位置。这看似不经意的伸手其实包含了海量的信息,这其中就包括你阅读到了他人希望与你握手的意图,并且预知了他会将手伸到什么位置。
1.你的表情在替你说话
与传统理论不同,具身认知认为读心术将某种心理状态赋予他人的能力其实是一种自动的、直接的并且仅仅依赖于感知觉-运动系统信息基础上的活动,人们根本无需思考、推理和任何先置知识,仅仅需要看到他人的行为即可马上知晓其心理状态。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报纸上的难民图片,我们无需任何负载的心理活动就能读出他们悲伤的情绪。难民们在照片中表现出的面部表情和我们悲伤时所会做出的面部表情如出一辙,我们不用像理论论所说的建立一套关于情绪阅读的“理论”,而是仅仅需要通过读取照片中的脸部信息,我们就可以在大脑中激活相关的关于“悲伤”的模块,如此快速的情绪读取得益于人与人之间极为相近的生物-物理结构(如:镜像神经元),在悲伤时我们通常会表现出极为相似的面部肌肉活动。
因此阅读他人的痛苦,只要记得自己悲痛时刻的表情就可以了(实际上只是一种低层次的肌肉记忆)。
2.你的动作正在出卖你的动机
理论上,我们通过观察动作就能阅读出他人的动机。
Marteniuk发现同样类型的动作会因其最终目的不同而导致动作轨迹和完成时间的不同。同样抓取一个盘子,随着目标的不同(放置稳妥或将其投入一个附近的盒子)其完成时间、动作速度及行为轨迹都会有相应的不同。
因此,在观察一个人拿一杯水的时候,我们只需要观察其动作的开始阶段就可以判断出他是拿水来喝还是用来把水泼在人脸上。
这对于一个渣男来说绝对是一个实用技巧,细致的观察基本上可以让他躲过大部分突如其来的“袭击”(其实这也是一个守门员或者乒乓球运动在比赛过程运用的技巧,一个好的运动员由此来看是一个强大读心师)。
3.社交即是做作的表演
人们在希望和他人进行互动的情况下,会倾向于夸大动作的尺度,使动作完成的时间更长,幅度更大。判断一个人的行动是否是做给他人看的一个重要的尺度就是观察其动作的幅度是否夸张。Quesque发现,人们的社会性意图会改变以物体为导向的动作中的动力学特征。
他的实验共分为四个阶段:
(a)开始阶段,实验开始,红色小木块总是放置在靠近备试(小蓝人)的位置,备试(小蓝人)和同伴(小绿人)均将食指和拇指捏着放在身前的指定区域。此时房间内会放出声音,如果听到是高音,由备试完成该动作,如果是低音,则由同伴来完成。(b)准备阶段,备试需要将靠近自己的小木块移到中心位置,这个过程没有时间限制。(c)主要阶段,根据在开始阶段听到的声音不同,备试或者同伴需要将中间的小木块移到边上。(d)重置阶段,备试将靠边的小木块回归到靠近自己的位置。
作者主要考察了实验的准备阶段。
在实验的开始阶段的声音告知了备试在接下来的测试中他是否需要在主要阶段移动小木块,因此在高音情境下,他无需考虑同伴的行动,即在无社会参与的情况下独自完成任务;而在低音情境下,他需要考虑同伴,此时存在社会互动。
实验发现,在个人行动的情境下准备阶段的动作完成更快、反应时更短,而在考虑到他人的社会情境中备试在移动小木块的时候似乎刻意拉长了时间并且动作更为缓慢。
4.具身认知读心术说了什么?
烂鸡汤告诉我们:细节决定成败。具身认知读心术从某种程度上佐证了这个被传唱良久的成功学名言。
具身认知的读心术的策略就是利用在人们在行动中无意流露的细节来“窥视”你的内心,这种细节阅读的能力保证了善用他们的人在社会交往中得到更大的优势,从点滴的优势开始他们满满积累出了“人生的成败”。如果说这些繁复的研究给你什么教益的话,那可能就是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它们并非一文不值。
-end-
本文由“友心人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进入原文地址留言。
举报/反馈

TA说

1.4万获赞 7697粉丝
百度百科TA说,深度解读
关注
0
收藏
分享